top of page
搜尋

曙光專訪:「衣服圖書館」創辦人 洪于捷 -- 延續平凡衣物中的珍貴故事與溫度

  • 作家相片: Editor 1
    Editor 1
  • 2019年8月2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這次曙光祭獨家規劃的「重生雜貨店」特別與衣服圖書館合作,你是否也好奇創辦人于捷如何開始衣服圖書館的概念、對曙光祭和重生雜貨店又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呢?讓我們趕快來聽聽吧!

今年才剛畢業的于捷,笑容中還帶著一點屬於學生的青澀,但只要一講起「衣服圖書館」的種種,眼中卻閃爍著格外成熟的光芒。



「衣服圖書館」是在2017年10月份成立的,當時在台大女生宿舍裡出現了第一個「共享衣櫃」。概念很簡單就是讓大家自由的去交換衣服,沒想到交換的成效遠遠超出預期的好,第一個月就交換出了80幾件的衣服,所以于捷就想把這件事情擴大化,因此有了粉絲專頁,也有越來越多人希望可以一起參與進「共享衣櫃」這個計畫,於是後來就有了很多跟快時尚相關的展覽,還有很多校內外的各種換衣活動。目前「共享衣櫃」的據點有台大、國北教,也陸續在跟其他大學接洽中,希望未來可以把交換衣服變成一種生活日常。


Q 1 . 可以說明一下衣服圖書館的概念嗎?

  之所以會叫「衣服圖書館」,是因為過去大家對於二手衣的想像,都會是那些衣服可能很髒很破舊,但其實像我開始在做「衣服圖書館」之後穿的所有衣服,包含我現在身上這件,都是從共享衣櫃裡面拿的,可以看到很多品質還很好。我們與其去講說二手衣很髒很舊,我覺得其實它是一個有故事、有溫度的衣服,因為可能還留有上一個人的一些記憶連結,我們希望讓這些東西不要消失或就被丟掉,而是它可以繼續延續下去,也是成為一個交換跟共享的生活。


Q 2 . 為什麼當初會選擇用衣服來交換故事呢?

  因為我自己是台大社會系畢業的,在過去四年的時間裡,我覺得非常感動看到在生活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組織,在對不同的議題進行倡議。像「食」的部分就有很多關於小農飲食、剩食、醜蔬果之類的關注,那「住」就有像是共同居住的部分,串聯起人跟人之間的價值,「行」的部分像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很方便,但就唯獨在「衣」這個方面其實沒有這麼多人在做。

  但衣服其實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,除了「快時尚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」,這種很大的理由之外,其實衣服會影響一個人怎麼對你跟怎麼看待你。所以衣服這塊好像比較少人在進行覺得很可惜,所以我那時候才會開始做「衣服圖書館」這件事情。



Q 3 . 在推動「衣服圖書館」同時有遇到什麼印象深刻的事嗎?

  我們之前有一個企劃叫「找衣事」,「找衣事」就是會採訪你身上那件衣服跟你之間的連結,初期的時候我們做了很多這樣的訪問。其中一個對象是我們系館的一個阿伯,他提供出來的那個衣服是一件很普通的衛生衣,但這件衣服對他來講特別重要,因為他在這個系館38年了,這件衣服是系上的老師跟學生送給他的,他說他自己是屬馬的,馬就是有守護的涵義,所以他覺得自己是在守護這間系館跟裡面的學生。

  那場採訪讓我非常感動,其實我們陸續進行這樣的衣服採訪,也是串聯起人跟人之間的聯繫,我覺得很平凡的人都有很特別很珍貴的故事在,就像每一件很普通的衣服可能都有一些很特別的地方在,只是我們可能當下不會看到,那我想要去讓大家都可以感受到這件事情。


Q 4 . 介紹一下衣服圖書館的活動?

  「衣服圖書館」的活動基本上分成三類。第一類就是「共享衣櫃」的實際擴點,讓「共享衣櫃」在每個大學裡面有實體據點可以進行交換,同時我們會在各個據點找站長,站長會協助管理衣櫃,也會分享穿搭技巧到粉專,故事小卡的成分也還是會在。

  第二類其實跟「共享衣櫃」是搭配在一起的,就是我們會在校內外辦不同的工作坊或是交換衣服的活動,也跟很多組織進行合作,希望可以讓衣服共享的概念不只侷限在衣服本身。像我們過去有和「根與芽」、「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」合作,「根與芽」主要是希望可以推廣環保、不塑的生活,「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」則在萬華幫無家者進行木工之類的技能培訓,也處理地方的永續經營。我覺得這些概念都與衣服圖書館是相合的,我們也希望「衣服圖書館」可以成為一個媒介讓更多人知道這些議題,同時能達成我們的理想。

  第三部分就是我們現在正在往「線上交換」這個方向進行,包含我們創建了二手衣交換的社團,主要是因為「共享衣櫃」的實體據點跟實體交換,雖然本身非常的有價值,但可能沒辦法讓非常多人同時參與到,也可能會造成管理上的困難。所以我們採取線上社團的方式,希望可以讓大家在裡面自由的交換衣物,社團才剛草創,歡迎大家有興趣交換衣服快快加入。


Q 5 . 這次參與曙光祭 重生雜貨店的心得?

  我覺得重生雜貨店做得滿好的,跟我們過去的活動比較不一樣的是,除了衣物還包含了其他種類的交換,其實我覺得這也是非常重要的,只是因為「衣服圖書館」能夠處理的東西一直以來都只有衣服,但重生雜貨店又包含了「衣服圖書館」在交換裡面一直以來很重要的價值,就是故事卡這件事情。所以其實我們當天有去看現場,覺得重生雜貨店在這次安排裡面,不只有做到對議題的倡議,還有一些名人精彩的故事,透過名人的號召,讓大家更覺得交換二手物的故事可以去做,是一件有趣的事情,所以這次重生雜貨店是一個讓我還滿感動的企劃。

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# 免廢收聽

 

footer-logo.png

2019.07.13 ~ 2019.07.14 

11:00—21:30 (週日至22:00)

台北信義新天地香堤大道廣場

(台北市信義區松壽路9號)

​台北場

台灣藝術創意無極限協會logo.png

匯聚臺灣年輕藝術夥伴,以臺灣傳統藝術、文化、音樂為基礎,結合跨領域創新手法呈現,致力於新世代藝文與音樂教育。在創造當代藝術價值的同時,也重視永續議題,以再生資源為素材,融合在地化的藝術價值,挑戰國際舞台。

2018年聯合國周受邀前往紐約展出藝術品,也登上紐約時裝周舞台。同年年底,第一屆曙光祭於淡水誕生,結合動態藝術展演與獨立樂團,締造20萬人次的熱情參與。


 

華山站_Logo.png

華山站貨場由擁有豐富藝文展演經驗、影視文創與深耕永續議題的團隊所創辦,致力於整合「音樂藝術」、「藝文教育」與「永續生活」等活動規劃的夢想基地。

  • 結合社福團體、基金會,積極投入社會公益回饋。

  • 透過跨界交流與異業合作,用表演藝術提升企業形象。

  • 關注且重視環境等相關議題,期望宣揚永續生活概念。

  • 期待聚合優秀創意創意工作者、表演藝術家,賦予嶄新的面貌,打造藝文新秀的孵化器。

曾主辦「勇氣部落之龍傳說」、「達斯克巨人樂園」系列活動、並將台灣藝術家帶往國際舞臺,參與「WOW Taiwan紐約展」等等。

​主辦單位

台灣藝術創意無極限協會logo.png

合辦單位

台北市文化局.png
調皮LOGO(正式版).png

承辦單位

華山站_Logo.png
REnato2.png
台北市立大學.png

產學合作

台北商業大學2.png
台北市立大學.png

支持夥伴

永齡2.png
Story wear2.png
THE-BODY-SHOP-LOGO-[轉換].png
中華電信logo-[轉換].png
圖9_悠遊卡CI_橫式一排.png
CULTU-RE2.png
扌合_白.png
MageJoy logo _final-01.png
Taptot2.png

​冠名贊助

和雲中文logo_1.png
iRent-LOGO(無車蓋).png

​永續顧問

優樂地logo.png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2019 曙光祭-免廢收聽!我們希望迸發的,是屬於這個世代的曙光。

bottom of page